9月2日,有媒体发布消息称,央行总部收到了相关紧急报告,从穿透式监管角度来看,ICO(虚拟货币首次公开发行)属于变相非法集资。
监管未做回应,币圈已开始全面开启下跌模式。9月2日下午,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货币大幅下跌,比特币从上午10点的32350元一路下探至28580元,莱特币跌幅超过10%。连锁反应还在持续发酵,国内比特币最大交易平台比特币中国宣布暂停ICOCOIN(ICO币网)交易业务,9月3日晚6点暂停平台提现;火币网当天也发布公告称,调整全站交易手续费,统一调整为2%。。
不可否认,眼下的ICO交易确实处于混乱无序、野蛮生长且缺乏监管的状态,加之暴富神话的渲染,参与人数正呈爆发式增长,而ICO项目涉及利益越多,牵涉群体越广,监管就会是悬在币圈和ICO投资者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有可能落下。
监管将至,ICO该不该被叫停?笔者认为,应该被叫停。原因有三:
首先,ICO项目信息披露缺乏统一的标准,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从而导致项目支持者参与ICO时承担较高的风险。其次,ICO游离在传统法律和监管体系之外,处于灰色地带,通过互联网进行并且通常只接受数字货币,因此其管辖范围很难界定,项目支持者利益很难得到保护。第三,ICO的特点在于它是投资于未来的项目,初期ICO时项目本身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加之区块链技术的开发和实施难度较大,ICO项目成功与否的可变因素更大,风险更高。
绝大多数情况下,创业公司在只有一个模糊的白皮书和一个看似靠谱的网站以及请一些币圈知名人物站台,便开始了ICO之旅。不少区块链专家认为,项目支持者对ICO和加密代币评估经验不足,也并不了解ICO项目细节,混淆了投资与投机,从而形成了炒币现象,认为击鼓传花的鼓点只要不在自己参与时停止,就可以一直玩下去。尽管目前鲜有ICO项目在融资之后出现卷款潜逃的现象,但对应的风险在于有的团队为了募集更多资金夸大其词,制造夸张的“路线图”,撰写不符合实际的白皮书,其中埋藏的隐患堪称巨大。
相信随着各监管机构对数字货币和ICO更深入理解,不久的将来将会出台更明确的监管要求,对一些目前尚不确定的领域进行规范,如筹集资金总额是否有上限?ICO结束之后是否需要持续的监督机制?数字货币价格应用怎样的估值模型确定?等等。一句话,ICO的发展应该缓一缓,等一等监管步伐跟上来。(证券时报记者 罗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