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信条》海报视觉中国供图
采 写:本报记者 张盖伦 策 划:陈 磊
继《盗梦空间》《星际穿越》之后,9月4日,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带着他最新烧脑大片《信条(Tenet)》登陆中国内地院线。
《信条》探讨了诺兰一向热衷且擅长的“时间”主题。第一批看过影片的观众已经感到了“大脑被掏空”。
为该片提供物理理论支撑的,还是诺兰的老朋友、大名鼎鼎的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基普·索恩(Kip Thorne)。作为科学顾问,基普·索恩通读了剧本,并对剧本中所有涉及科学的设定给出了建议。
科学顾问,这个在国内还没有那么流行的概念,也出现在了近日由国家电影局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中。
《若干意见》提出,要建立促进科幻电影发展联系机制,建立科幻电影科学顾问库,为科幻电影提供专业咨询、技术支持等科学顾问服务。
当然,科学与影视融合,并不会因为一份文件,就变得水到渠成。
科学家和电影人,其实是两种人。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融合交流,说起来“云淡风轻”,但在国内真要做起来,并不容易。
“钱谈不拢是经常的事情”
《若干意见》发布的那天,林育智的手机几乎要爆掉。仿佛有无数人在给他发报道链接,告诉他文件出炉了。
他不知道该回什么,找了家咖啡馆,点了杯摩卡,把手机搁在一边,想让自己冷静一下。“端起咖啡准备喝的时候,我眼泪也掉下来了。”
他百感交集。从2017年至今,林育智和同伴王姝、苏婧一直在推动科影融合。他们三人,也是中国科协“科技与影视融合”项目的发起人。项目组希望,科学界和影视界能够发现对方的存在、认可对方的价值,走出各自的舒适圈,去碰撞,去合作。
这种跨界合作,在国内并没有现成路径。探路过程中,难免磕磕绊绊。
费用,就是一个敏感但绕不过去的话题。
“钱谈不拢的情况,发生过不止一次两次。”林育智说。在有些人的固有观念里,科研工作和无私奉献挂钩。“堂堂大科学家,怎么会和演员一样,也谈钱呢?”有制片团队在沟通时,问出过这样的话。
就算愿意支付报酬,影视团队开出的价格,有时也和科研人员的心理价位相差甚远。
毕竟,对科学顾问的价值,在影视圈内部,并没有清晰的衡量体系。院士、长江、杰青……这些头衔对应的是几线演员,要如何付费?
苟利军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恒星级黑洞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也是一名活跃的科普工作者。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上映之后,他在多个场合做过对它的科学解读,指出过这部影片中的科学瑕疵。一些影视项目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他,想请他提供科学建议。苟利军乐于尝试新事物,也愿意投身其中。
有一次,某电影制作团队打算和苟利军签订合约,正式聘请其成为科学顾问。
问题来了,钱怎么算?
从剧本创作到影片拍摄结束,科学顾问都要发挥作用:参与核心世界观设定,给出置景建议,将涉及科学的情节和细节合理化……苟利军根据可能花费的时间,估算出了一个数字。
但影视团队觉得,要价“太高了”。
“电影圈内一些固有观念很难改变。他们觉得你仅仅是提供一些建议,又不用演戏,费用不用给得太多。”但要将科幻电影中的奇思妙想以更合理的方式展现,并不容易。苟利军感慨:“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科学家的重要性。”
微像文化较早地开始了科幻文学的版权开发工作,在这个行业还没那么热闹的时候,就开始了全产业链布局。微像文化CEO张译文向科技日报记者解释了这种“谈不拢”的原因。
在影视项目剧本开发阶段,工作时长高度不确定,工作量没法被明确计算,项目也有夭折风险。而且,制作公司为了控制开发成本,会给出一笔相对固定的费用。资金盘就这么大,如果专家顾问费高了,其他环节的费用就得压缩。
在很多国内影视团队看来,科学顾问的角色是“锦上添花”。有,挺好;没有,也不影响什么。权衡之下,其他环节更可能影响到项目质量,更需要资金保证。
不过,影视项目到了后期拍摄制作阶段时,时间节点基本清晰,需求也比较明确,能投入的资金会更加充裕。张译文建议,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可以为科学顾问提供不同付费方式。
表面上看,这是双方对酬劳的分歧,是如何付费的执行问题。但深究起来,它关系到价值认可。“从我的感受来看,电影圈对圈外的人,有种俯视感。好的作品,我们很乐意合作,但合作,需要真诚的态度。”苟利军说。
尊重和认可,是合作时科研人员最为介意的东西。但影视团队也有自己的坚持。
林育智举了个例子。有影视项目想借科研院所的实验室进行拍摄。所有环节都协调好了,实验室主任、院所领导还有党委宣传部也全部同意了。这个时候,科研院所提出了一个要求——“出现实验室的部分,我们要看片。”
在科研人看来,这是正常要求。他们要对影片中呈现出的实验室画面负责。
但影视人觉得,这是一种干预。“我只是取了一个景而已。难道我在某个饭馆取景了,还要把片子给饭馆老板看一眼?”他们无法理解。
最后,合作只好搁置。
其实,双方都有向前一步的需求,但各种各样细碎的问题,又让他们退了回去。
“影视团队会考虑性价比。确实,有科学顾问很好,但我的经费能不能支持,时间能不能保证?对创作独立性要求高的人,也在担心,引入科学顾问后会不会限制我的创作,对我指手画脚。”王姝分析。
对科学认知的贫瘠,会限制编剧的想象力
在林育智看来,在钱和审片上的争议,都能算作浅层问题。
更深层次的矛盾,还是双方思考问题的方式。
“科学家会想着,如何让电影中的科学更准确。这话听起来没毛病,但恰恰是问题。”林育智说,艺术创作追求的其实是——准确的科学如何让我的电影更好看。
做电影电视的人,天马行空。他们看到的是画面;但科研人员,逻辑严密,看到的是定理和公式。交流时,科研人员会觉得,我说得已经够清楚了。而影视团队也很无奈——我们真的听不懂。
科影融合项目组成员,常常需要在科学家和影视团队之间充当翻译官。
“双方要心平气和沟通。有时候科学顾问一上来就把人家的核心设定推翻了,那合作就没有办法继续了。”林育智说。
张译文也听过类似的故事。影视团队说:“我希望影片中的人能长时间漂浮在地球上。”科学家斩钉截铁:“这不可能。”
苟利军很能理解影视创作的特点。“影视作品应该有一定想象和容错空间。它首先是一个文化产品,要满足娱乐性,要讲一个好故事。”他认为,不必要求电影中的所有科学概念和理论都严丝合缝,毕竟,科幻片不是科普片和科教片。科学顾问要做的,是帮助影视团队在合理范围内去发挥科学想象力。
另一方面,是影视人的科学构想太落伍。
科影融合项目组曾在2018年办过一场“不厚道”小型沙龙。
他们存了点做试验的心思,请来一些已经在影视圈受到认可的编剧,让他们敞开了谈,放开了想,未来二十年,科技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在这些编剧的外围,坐了一群生面孔的年轻人。
编剧们越聊越兴奋,外层的人越来越沉默。原来,那些“神秘嘉宾”,是项目组从科研院所请来的一线青年科研人员。这些人无奈地表示,刚才编剧老师们想象的东西,“别说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有些我们十多年前就已经实现了”。
影视从业人员的科学知识是需要被刷新的。对科学认知的贫瘠,会限制他们的想象力。王姝感慨,如果编剧要进行科幻创作,就应该了解科学前沿在哪里。站在前沿往远处望,那才是真正的未来。否则,你创作出来的所谓科幻,可能拍出来就成了“历史剧”。
和世界级的科学家沟通,去世界级的实验室参观,是最快地触摸前沿的方式之一。
曾有科幻项目编剧主创在参观完空间技术研究院后长吁短叹。原来,在了解到航天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后,他蓦然发现自己之前的编剧准备工作,都白做了。“太落后了。”
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如果编剧团队从没有接触过科学家,他们要怎么刻画科学家的形象?靠脑补,总归来得“悬浮”,而且,常常带着刻板印象。要展现科研人员的魅力,编剧们也得了解科研人员的真实状态,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看到职业性之下的人性。
其实,并非所有科研人员,都适合成为影视项目的科学顾问。
张译文说,科学顾问最好平时就参与过科学普及工作,知道如何用公众能理解的方式去讲解基础理论。他有热情,也有技巧。当然,如果他是影视爱好者,或者自己从事过科幻文学创作,那就更好了。“影视创作者和科学家是两类人,差异太大了。如果各自都只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就很难对话。”
要想提升沟通效率,影视团队也得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对自己想要了解的科学问题,应当有基础性理解,不能完全等待科学家“投喂”。
和科学家沟通再多一点,也能让影视团队少走些弯路。
从“不务正业”到名正言顺
如果,刚刚入行的年轻人就能了解“科影融合”,双方的跨界沟通,会不会更加自然?
“科影融合”的概念,还可以介入得更早一些。项目组想从人才培养入手。
科影融合项目组正在与多所影视专业院校及综合性大学合作,共同开发面向本科生、研究生的科影融合选修课或系列讲座,向未来的科学家和导演们讲授科影融合的概念与意义。等他们成为更有话语权的人,或许就会自觉地践行“科影融合”。
不仅是针对高校学生。对影视从业者的职业培训,也应该加入科幻的部分。
“在影视产业里,数量更多的是工人,是具体做事的人。我们需要更多懂科幻的灯光、置景、服装……他们是金字塔的下层。基础牢了,上面就能百花齐放。”林育智说。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科影融合并不局限于科幻电影。科学与综艺、短剧、纪录片等多种影视形式,都可以组成CP。
王姝有个小小的愿望:科学家能在科影融合上投入10%的时间,赚取足够丰厚的收入;然后可以用剩下90%的时间,心无旁骛投身他们感兴趣的科学研究。
林育智则期待,科学家做科学顾问,可以更加名正言顺,没有“后顾之忧”。现在,一些有意尝试的科研人员,还在担心这种跨界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好消息是,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科影融合的概念,并愿意付诸行动。一向被认为严肃古板的体制内科研院所,也开明且热情地进行了多种尝试。“他们都愿意跳下来,看一看,试一试。”王姝说。
根据《若干意见》,联系多个部委的科影融合办公室,也将在中国科协设立。“要在中国推动科影融合,需要官方支持,但也需要来自民间各种力量的支持。”林育智坦言,“影视公司、科技公司和有社会责任感的愿意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机构,都可以参与进来。”
其实,一开始,好莱坞那边对科学家也不怎么搭理。但好莱坞用几十年的实践证明,科学真实性会产生巨大的娱乐价值。王姝说,如今,在好莱坞带有浓厚科学元素的作品里,科学顾问已成为“标配”。
但在中国影视界,科学顾问的价值还需得到验证。说白了,需要一部像科幻电影《星际穿越》那样的样板,用票房说话。
样板,似乎在路上了。
林育智透露,他们已经为正在筹备的一部由大IP改编的科幻电影组建了阵容豪华的科学顾问团。“这次科学顾问介入得非常早,我们能共同打好项目的地基。”
那么,就等等看吧。
来源:科技日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