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与金股相比,银股可能在某些方面略有瑕疵:或者估值吸引力不够,又或者基本面稍逊而估值却极具吸引力,但更多也许只是出于我个人的偏见和无知罢了。当然,金无足赤股无完股,这些都只是相对而言,它们的优秀依然不容置疑,甚至有的丝毫不逊10大金股,比如恒瑞中生泰格海天等等。但我永远只会相信自己的投资体系,无论如何比较,即便在乐观的情境假设下,仅单凭我浅薄的认知常识看来,贵就是贵。再好的公司也要有合理的价格才能入手,否则它们就算明天被巴老收购了我也不会心动。
好公司还是好价格,围绕这个话题价投们永远争论不休。其实之之并不认同把一只股票单纯定义为某类成长股或价值股的做法,人为把价值和成长割裂开来的行为本身就不可取,价值派完全可以深研个股,而成长派也需要重视安全边际,两者并非不能兼容。但如果非要我从中进行选择的话,我会倾向于认为公司的质地比估值更重要,甚至重要的多。
照例以下排名不分先后:11中国太保[HK:02601]、12平安银行[SZ:000001]、13格力电器[SZ:000651]、14福耀玻璃[HK:03606]、15涪陵榨菜[SZ:002507]、
16国药控股[HK:01099]、17中集安瑞科[HK:03899]、18爱尔眼科[SZ:300015]、19欧普康视[SZ:300595]、20指数基金(宽基:H股ETF[510900]、可转债基金:兴全可转债混合[340001]/长信可转债A[519977]、红利型:红利ETF[510880]/深红利[159905]/红利基金[501029])
11、中国太保[HK:02601]
相对于平安而言,太保的业务略显简单,主要包括寿险、产险及资管等,特点是稳健有余而进取不足。自2012年以来,中国太保聚焦保险主业持续转型,其保费收入增速逐年加快,保单质量也逐年稳步提高,成绩斐然。管理层给人整体的印象也是低调务实,同时显得底气十足,估值又远低于平安。
目前市场主要担忧的是去年保费的负增长压力,以及为了满足上面交办的
GDR任务而导致行情反复震荡。事实上,太保并不缺钱,发行GDR主要是为了推进国际化布局。在经济下行趋势下,长期利率下滑是切实存在的压力,但中期并不悲观。一旦能成功战略入股瑞士再保险,公司GDR落地带来摊薄的负面影响就可能会低于预期。此外,投资端持续拉长久期也有望降低市场对长端利率的下行压力,而且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
正如我们在前文讨论平安时提到对于国内保险行业的投资逻辑不变:保险板块目前兼具低估值和高成长的双重优势。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我始终认为,在商业模式一般,或者成长空间有限的行业里,即便是竞争力强劲的行业老大的投资回报率,也不及拥有优秀赛道的老二老三过得滋润。
在之之的体系里,保险股的预期收益率一直是排名最靠前的几个品种,这里简单说说为什么不推荐新华保险的原因。新华的崛起,万峰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他的领导下,新华的长期健康险有了很大的进步。随着万峰的离开,新任管理层提出的“价值与规模并重”的策略似乎不再坚持价值转型,又重新回到了规模增长的老路。而提出趸交业务来提升财富管理方面的市场地位,也不过是为了刺激保费规模快速增长的短期思维,长期而言并不看好。
关于本次疫情对保险股的影响前文已述,这里再补充几点。从短期看,这几个月销售同比下滑是可以预期的,具体赔付要分类看,但总体影响有限:医疗险已明确由国家承担,包括疑似病例;重疾险中也不包含新冠肺炎,具体是否理赔要看症状、对条款;而就目前看来,此次新冠病毒的死亡率很低,且除湖北省外拐点已现(还需观察),所以基本不影响赔付率,完全在保险精算假设范围之内,但对于旅程取消的相关险种有一定影响。而就中长期来看,本次疫情对于国人的保险观念会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12、平安银行[SZ:000001]
银行既是个不存在天花板的古老行业,又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这个行业的产品就是钱,但钱本身并没有差异,所以从某种角度看护城河并不深,成功的关键就是看各自的资源禀赋。平安银行的特点很鲜明:背靠平安这只独角兽企业,具有其他银行不具备的集团综合金融优势——即便是只对于平安集团现成的数亿客户资源进行挖掘,就能带来巨量的优质客户,并且未来若干年里基本也不会看到具备复制这种商业模式的同级别对手出现。
从近年的财务报表看,平安银行从一个非常激进的20岁左右年轻小伙过渡到三十而立,慢慢的转向保守的成年人。尽管比起成熟稳重、事业有成的招商银行来看差距还很大,但确实进步明显。差距主要体现在负债端:公司收入是招行的一半,但是利润却不及招行的1/3,就是由于平安银行的负债端比较弱,但反过来看,未来的改善空间也很大。
确定性方面,平安银行依靠平安集团庞大的用户基数和科技基础,在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都知道零售业务是招行的立身之本,也是它的主要优势所在,而平安银行恰恰也有其独特的获取优质客户的渠道优势。从业绩快报披露的数据上看,中高端客户占比在持续提升。私人银行期末达到4.38万人,管理资产达到7339亿元,环比Q3仍呈现出高速增长势头,特别是管理资产同比增长60%,尤其亮眼,这也与母公司平安集团带来的很多资源密切相关。
平安银行未来的成长性主要取决于业务的改善进程,这决定了未来业绩的增速。与招行不同,由于平安银行每年用于核销坏帐的利润远多于释放的利润,而招行坏账消耗的利润却很少。所以一旦平安银行的基本面得到改善,能有效抑制住不良生成,后期的爆发性还是很可观的。
目前平安银行已经完成转型,优化了收入结构。它跟招行的差距本身也已经体现在了估值上。假设未来3年净利润复合增速为15%,如期末公允价值取10倍PE计算,则现价买入,未来三年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在13%左右。如果平安银行能一步步的去实现它一流银行的愿景,未来的利润增速可能还不止于此。
13、格力电器[SZ:000651]
格力的粉丝实在太多了,无论广告女皇还是高瓴入股,作为价投圈里的网红,格力想低调都难,当然它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被无休止的争论着。篇幅所限,这里点到即止。
先说行业的竞争格局。如果我们多翻几家公司的财报便会不难发现,未来集中度提升的大戏将在很多行业内连番上演,地产如此,汽车如此,空调亦会如此。过去空调行业是三寡头竞争(如果算上海尔的话),但集中度还不够高。随着明年新的能效标准推出后,留给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未来随着许多中小品牌的陆续推出,寡头们将会享有更大的竞争红利。
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的空调品牌市占率较低,暂时以贴牌代工为主,未来空间不小。无论从产品力、规模还是研发投入来看,未来格力的竞争力都极其明显。自主品牌(包括并购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将是未来十年空调行业的主旋律。那么,格力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是规模优势。格力自上市后营收从28亿做到两千亿,净利润从1.86亿做到280亿,23年收入增长了70多倍,净利润增长150倍,国内空调市场占有率达40%左右。一方面,公司在压缩机、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上已实现大部分自给,并形成了很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另一方面,规模优势也使格力能大量占用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的资源。
上游大宗原材料成本占空调生产成本的90%左右,目前格力原料供应商约2000家。由于原材料供应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时格力在采购规模、采购连续性以及付款信誉等方面拥有很强的优势,使得公司在货款支付条件和支付期限上优于行业内的其他公司。尽管据说上游对此意见很大,但格力量大且订单稳定,几乎不存在坏账,这是小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
其次看下游:格力“先打款后发货”的制度保证了预收账款,且近10年来大大增加,体现了格力在渠道上的绝对优势。截至去年三季报,格力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预收账款之和达900亿,占当期收入(TTM)的40%+,显示出强大的占款能力。
再者,格力依靠股权激励和返利政策深度绑定经销商。格力经销商持有格力约9%的股权,一旦成为格力的经销商,就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也因此抬高了退出成本。在未来,格力的经销商体系与线上市场的融合将会是一个新的趋势,需要持续跟踪。
最后是研发、产品力和品牌力。格力的研发与其他公司不同之处在于原创性,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速度比较慢,时间周期相对较长,但控制力比较强,后劲十足。作为耐用消费品最重要的是品质,格力长期领先的技术积累保证了产品质量,好的产品质量又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近而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形成良性循环。格力的竞争优势强大,但也不能忽视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多元化:在这个问题上,我比较认同滚大的观点。在可见的将来,格力都会秉持外延发展和内生增长双轮驱动的模式,在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会成为公司发展最大的动力,既会自己主动向外投资,又会接受外部对内部的投资,加上原有业务的增长,格力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会进一步提速。目前格力主要还是在垂直产业链进行布局,格力有比较好的2B基因,但缺乏2C基因,垂直多元化发挥了其专长,当然不确定性因素还很多。
总的来说,格力走的是一条以技术为主线的多元化扩张之路,参照的模板是德国的西门子,历经百年依然可以通过丰厚的技术储备屹立不倒,这也跟企业重视研发创新的传统密不可分。如果是单纯追求产品品类的简单多元扩张,很可能随着跨界的领域和并购的企业越来越多,最终触碰到企业管理的边界极限而轰然倒塌。
一提到多元化,估计很多人又会说是由于摸到了天花板的原因。一方面,格力近来新建了很多工厂,自动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且由于淡旺季打款政策,格力的产销比较平衡,所以在生产端有较强的掌控力,对生产成本来说也是一大优势。未来随着新厂低成本产品的出货,格力有望在冰箱洗衣机等领域如法炮制,通过大单品促销提升市场份额。况且冰洗产品的创新升级空间还很大,近年单价提升的趋势也很猛,未来值得关注。
关于混改、以及新的大股东与管理层的磨合问题,从国企混改到高瓴入股,这次最大的不同就是国有企业控制权可以部分出让给了民营或外资,这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高瓴资本的进入与巴菲特收购公司有相似性,并不会过多插手管理上的具体事务,而只会提出部分诉求,比如约定每年不低于50%的分红率及可能的股票回购(用于股权激励或注销)。只有在涉及公司重大事项需要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时,才会形成最终制约。
目前来看,蜜月期的高瓴和管理层配合还算默契,大股东也对管理层做出了一些让利。从高瓴以往的一些投资经历看,多数还都比较成功,但也不能排除未来有摩擦存在的可能性。在这3年的锁定期间,如果磨合不好或者出现重大的分歧,高瓴也有退出的可能。
此外,格力真正开始重视海外市场也就是最近5-6年时间,成效不是太大,这点还需要向先行一步的海尔虚心学习。未来对于国内空调厂商来说,海外市场是不容忽略的,这一点上对格力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后董明珠时代何处去的问题确实无解,强将手下无弱兵这句话用在企业传承上也许并不合适,不可否认这方面格力确实不如美的稳定。企业一把手太强势,往往也会限制团队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以前还有朱江洪在旁掌舵,现在却几乎变成了董姐的一言堂。不管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客观上董明珠在格力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单凭这点她就值得尊重。但董姐毕竟已快70了,你不能指望她做到像万隆褚时健那样常青,这也是格力未来需要面对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至于估值问题见仁见智,但有一点不能不提的是,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负债”项,这实际上是公司的
销售返利(根据经销商提货额按百分比返利),这是格力利润的蓄水池。截止去年三季报,“其他流动负债”600多亿,期间大约隐藏了300亿左右利润,比去年的净利润还略多。再结合格力账上1500多亿的现金存款,每年300亿的现金流,真实的估值水平恐怕要比现在低得多。
14、福耀玻璃[HK:03606]
这几年来,通过研究不同的上市公司,给我的一个直观感觉是越来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比如双汇发展,比如豪迈科技,再比如中集安瑞科等等,从一家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一步步走到全球垄断寡头。显然,福耀玻璃也属于其中的典型代表。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福耀专注汽车玻璃30余年。就生产汽车玻璃而言,福耀玻璃是全球汽车玻璃唯一的垄断寡头,具有强大的精细化管理能力和优秀的企业家精神,盈利能力远超其他竞争对手。
目前全球汽车玻璃的竞争格局清晰,福耀一家独大,具有不可替代性,占据全球4/1的市场份额和国内3/2的市场份额。在拥有绝对的规模优势下,产量大,产能利用率高,能够有效地将固定资产摊销到更多的产品上,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
福耀的先发优势也很明显。汽车玻璃运输成本高昂,公司就近布局建厂,国内覆盖上汽、一汽、长安、东风、广汽、北汽等主要客户,响应速度快,产能布局完善,市场地位非常稳固。公司自上世纪80年代起步于国内售后市场,是国产替代的最早代表。
与此同时,福耀还对整车厂拥有议价权。因为玻璃只占整车成本不足1%,如整车厂要想换玻璃供应商,就要考虑非常高的转换成本,事实上几乎不可能换,这就构成了极高的客户黏性。
至于福耀的成长逻辑,一是通过海外建厂提升全球市占率,以及向汽车部件领域的拓展;二是降本增效,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费用率;三是依托单车汽车玻璃使用面积增大、功能及产品单价的提升。
福耀玻璃近三年的估值提升,主要就是源于从2015年起的全球化布局,尤其是美国工厂的运营启动及达到盈亏平衡点。这意味着福耀在海外生产基地的复制成功,突破了国内天花板,也意味着福耀的二次创业取得阶段性成果。自此以后,福耀未来成长的确定性显著增强,以国内和海外双轮驱动来迎接企业的第二春。
目前美国工厂已实现盈利,并在不断进行产能释放,俄罗斯工厂也已近盈亏平衡点;此外,公司还通过布局德国工厂,为欧洲的汽玻业务布局;国内方面,天津汽车玻璃工厂及本溪浮法玻璃工厂已投产,苏州玻璃工厂也投产在即,将带动产量及高端产品的增长,这些都构成了福耀未来的业绩增长点。
展望未来,自2018年起,福耀在汽车玻璃的基础上纵向拓展汽车部件领域的投资,收购三骐(厦门)精密制造及福建三锋控股,同时成立福耀(通辽)精铝,并在2019年3月购买欧洲SAM资产,为未来五年建立第二个福耀做好前期的基础准备。
未来三年,福耀的产能将增长50%以上,考虑到新业务属于具有高附加值的功能玻璃,以及海外汽车玻璃单价较高的缘故,其业绩增长不会低于50%。这主要取决于国内汽车产量的增速以及美国工厂产能提升的速度,同时汇兑损益也会对最终收益有一定影响。
但这里有个很大的不确定性,就是福耀在海外工厂的布局。一部血淋淋的《美国工厂》,引发了很多关注与思考,中国企业在海外建厂,需要克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制度等等是多么不易,美国工厂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后面的俄罗斯工厂,以及德国工厂等等就能做得顺风顺水。
假设未来3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达12%,如期末PE为15倍,则以现价买入港股福耀玻璃,未来三年仅能取得7.5%左右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可见现价并不算高估,但吸引力也有限。选择港股主要是由于目前相对于A股的折价超过10%。考虑到分红税以及流动性等因素,之之认为A股相对于港股享受10%以内的溢价空间是比较合理的,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则可以考虑选择港股。
15、涪陵榨菜[SZ:002507]
榨菜行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品牌、产品质量和原材料方面,品牌力较强、产品质量较高的企业竞争优势也更为明显。涪陵榨菜是全国最大的佐餐开味菜生产销售企业,产品的产销量(乌江牌系列榨菜)、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30%)等多年来稳居行业第一,从而形成了涪陵榨菜一家独大、其他区域龙头群雄割据的局面。主营业务中,榨菜业务占比高达85%,同时也在积极推进泡菜(7%)、萝卜干、海带丝等品类扩张。
涪陵榨菜历年的业绩起伏对于销售策略和渠道投放的要求较高,因此公司的治理结构值得关注。公司的大股东是重庆国资委(持股39.65%),股权相对集中。周斌全等公司管理层持股2.46%,高管持股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经营动力较足,团队稳定踏实。同时,公司又是典型的地方支柱型产业,所以相较于普通私企,这类关系到当地财政和民生的企业出现黑天鹅的几率会相对少一些。
从五力分析来看,公司上下游定价能力强(成本转嫁、轻资产商业模式,无有息负债)、行业较为稳定(受产地和消费习惯限制)、集中度较高(CR6合计占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三)、进入壁垒较强(受产地、市场和品牌三重限制)、替代品威胁有限(历史悠久的传统特产),产品不存在技术迭代风险。因此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公司处于利基市场的龙头位置,行业已步入成熟期,有一条相对稳固的护城河,但主营业务未来的成长空间不高。
涪陵榨菜的核心问题还是估值。作为利基市场的王者,公司的护城河较为稳固,在可见的未来也看不到太大的风险,唯一可虑的便是其成长性究竟能支撑起什么样的估值,现价有没有吸引力的问题。公司未来的成长空间主要分为存量和增量两块市场。
简单说结论,存量这块由于榨菜行业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行业未来几年有望继续保持6-8%左右的增长态势。再考虑到青菜头产地受运输半径限制,榨菜行业集中度提升为公司带来的成长空间并不太大。假设未来五年公司销量复合增长7%,年均提价跟GDP增长同步(按6%测算),则中期内营收的年复合增速可望达到13%左右,净利润增速应该又会略高于营收增速,有望保持在15%左右。
涪陵榨菜的增量市场方面可分为渠道下沉和品类拓展两块。前者主要指不断拓展人口达10万以上的三四线市场,此外还包括拓展新渠道:餐饮、团购、新零售等,即通过渠道下沉和拓展新零售渠道,在渠道层面为公司提供新的增量市场。目前公司和大的快消品类在渠道下沉方面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公司真正做好的是一二线市场,三四线还差的很远,但差距也意味着还有空间,后续应会继续加大渠道下沉的拓展力度。
品类拓展则以外延并购为主。一方面拓展榨菜新品类,比如脆口、萝卜榨菜等,目前来看成效还算不错;另一方面拓展泡菜和酱菜业务,其中泡菜市场规模是榨菜的5-8倍,但均有难度。不过泡菜行业本身并无强势品牌,公司还有机会。问题是:如果管理层决心用乌江这个大品牌来带动多个品类,好处是可借助品牌力迅速打开市场,不过坏处也不小,一旦做不好则会伤及这个大品牌的市场价值和认知度,得不偿失。
涪陵榨菜销量从2010年的8.5万吨提升到2018年的14.4万吨,增长了70%。未来的新增产能接近12万吨,还能扩张83%。一旦这些产能全部投产,几乎等于再造一个涪陵榨菜。理想状况下,如果仅从产能来分析,不考虑提价因素,公司营收未来可达35亿,如按30%的净利率测算,则净利润可达10.5亿左右,产能不是问题,主要还是看营销。
过去的高估值可参考性不大,假设未来5年涪陵榨菜的净利润复合增速达15%(前文已述),如期末给予25倍PE这一相对合理的估值水平,则以目前价格买入,未来五年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0%左右。当然,具体的参数设置问题永远是见仁见智,但之之也永不妥协。
16、国药控股[HK:01099]
国药控股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核心企业,是中国最大的药品、医疗保健产品龙头分销商和零售商。公司早在2011年就成为了国内首家医药流通业务超千亿的企业。目前全国性的医药流通企业有四家,分别是: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华润医药和九州通,剩下的则是一些地方性的流通商。
图片来源:雪球--粽哥2025
近年来,由于受“两票制”、“4+7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影响,医药流通行业迎来了一次影响深远的行业洗牌。许多小药企纷纷向巨头药企靠拢,从而导致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2011-2018年之间,CR10从34%提升到43%。直到2019年下半年开始,国药控股、上海医药等巨头才开始消化这项政策,业绩也开始回升。未来医药流通巨头们通过外延式并购,都在不断收割中小型医药流通公司。
带量采购会对药品配送企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药价下降致使配送费用下降;二是带量采购后重新选择配送商,大企业由于集约化的成本优势,更容易拿到订单,从而导致配送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由于带量采购这一趋势是不可逆的,短期内会影响业绩和股价,只有优秀的公司才能生存下来。
2018年来,国药为了提升市场占有率和配送效率,投入了高达38.66亿元的资本开支,来开拓和增加分销渠道、升级物流配送系统以及提高信息化水平。与此同时,随着最近两年“两票制”全面推行的影响,使得各大药企为了更快覆盖终端消费者都调整了战略,纷纷从原来的分销模式开始转向直销。虽然直销模式的毛利率高于分销模式,但是需要通过不断花重金并购的方式来求快,再加上17年实施药品零加成后,医院账期拉长,所以就很容易导致公司的现金流出现问题。
国药控股这几年一直在致力于扩大市场份额,不惜牺牲短期盈利及现金流水平,这也是近年来其股价持续低迷的重要原因。但作为行业龙头,随着占有率的不断提高,国药的竞争优势也在进一步加强,所以带量采购对行业的影响只是短期的阵痛(药品降价带来的收入下滑以及两票制下占款能力下滑引发的利润率下滑)。
另一方面,流通企业的垫资业务属性决定了它们对资金依赖度较高,因此资金成本成为影响利润的重要因素。流通企业的融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贷款、债券和短期票据。自去年以来,贷款利率平稳,债券和中短票据利率均有下降,企业的融资成本呈下降趋势,债务压力得到部分缓解。而作为央企,国药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有一定先天优势。
未来随着药品审批的加速,药物上市进度也会加快。由于新药价格较高,配送费用也相对较高,会给药品流通企业带来新的增量。随着行业集中度的大幅提高,国药的利润率将会出现三击: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下滑+行业集中度上升。
目前公司股票正处于估值低点。之前药品流通板块的估值压制因素已经在股价上体现,就算将来扩大范围带量采购,新药的上市也将弥补这一缺口,流通企业的业绩仍将维持稳健增长,而全国性批发企业将会持续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即便按保守估计,假设未来3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达12%,如期末PE仅提升到15倍左右,现价对应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也能轻松超过20%。
17、中集安瑞科[HK:03899]
过去关于中集安瑞科的文章写了不少,考虑到这是家比较冷门的公司,再简单介绍下。公司是主要从事液化天然气、化工用品以及液态饮料储存用的集装罐、储存箱等等设备生产的港股上市公司。尽管公司的主营业务存在一定的周期性,盈利能力相对有限,但龙头地位较为稳固,竞争优势明显。
这家公司有多牛呢?公司背靠中集集团,其生产的罐箱无论其产量和销量,从2004年起就一直保持世界第一至今已经15年了,目前全球一半的化工用品运输储存罐都是由它生产的。由于高压容器本身的技术门槛较高,又涉及安全生产,不容易获得牌照,再加上身处重资产行业,拥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和资金壁垒。以上三点便是构成中集安瑞科长期保持行业绝对龙头的护城河。
不单是罐箱,公司还布局了全产业链,包括LNG(液化天然气)储罐、罐箱、槽车、加气站、LNG船等业务,并且几乎在所有领域都是龙头,行业本身也符合国家投资煤改气的政策方向。顺便多说一句,我国第一次大规模LNG罐箱“南气北送”项目所用的130个LNG罐箱全部都是由中集安瑞科负责研发制造。
公司未来的成长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受益于LNG产业链投资快速成长,在手订单饱满,业绩增长确定性高;(2)天然气行业成长空间广阔,长期利好中集天然气装备业务;(3)氢能相关业务已形成收入,具备长期发展潜力;(4)随着国六排放标准逐渐上马,缺气瓶颈逐渐解决,车用天然气市场复苏重启,打开公司高毛利车载瓶业务的发展空间。
随着中美贸易第一阶段协议的达成,中国同意在未来两年内至少购买2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和服务。据高盛预计,其中能源产品进口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达到185亿美元和339亿美元。购买的能源分为未指定数量的液化天然气、原油、精炼产品和煤炭。
高盛认为:中国将在2020年购买美国LNG为1000万吨、在2021年再从美国进口1500万吨LNG;按此计算,2020年和2021年来自美国的进口LNG预计将分别占据中国LNG进口总量的约15%和20%左右,为中国天然气消费市场带来大量的资源。中集安瑞科作为中国内地主要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商,将受惠于由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的潜在增长。
从上游进口环节看,2020-2025年是中国LNG接收站第二次集中投产期。据公开信息统计,中国有22座LNG接收站计划新建或者扩建,预计未来新增年接收能力6800万吨到13900万吨。中集安瑞科业务范畴涉足LNG进口接收终端的总包承建,LNG进口接收站业务上将持续发力。
而从下游终端消费应用市场看,充足的进口LNG资源供应有利于国内终端LNG价格保持较好的竞争力,刺激LNG重卡和工业消费市场持续增长。特别是LNG重卡市场,有望延续2019年市场的火爆行情。作为国内领先的LNG重卡车用气瓶制造商,中集安瑞科也将在下游终端消费市场获得持续增长的动力。
估值上,首先还是必须要自我吹捧一下:记得之之在半年前曾发文说,根据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明后两年的年均增速为24%左右才可达到行权条件。幸运的是,仅仅在一个月后公布的半年报中,管理层似乎也非常认同这种看法,很配合的在中报给出了24.2%的增速,不免使我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按理说,近两年业绩增速被股权激励锁定在24%左右,如果放在A股,对于这样一家拥有众多业绩成长催化剂,且头顶清洁能源和高端制造业龙头等光环加成的公司来说,给个30倍市盈率不过分吧?就算考虑到制造业属性,再不济也能给个20-25倍的样子吧?但你猜公司目前的市盈率是多少?PE不到10倍,PEG还不到0.5倍,这就是港股和A股的区别!!
那么,公司未来的成长性是否能轻松支撑现在的低估值呢?受惠中美贸易协议签订从美国进口更多LNG的预期,公司业务有望持续稳定的快速增长,目前中集安瑞科在手订单饱满,液态食品也有大量潜在的新订单,未来达成行权目标并不是太困难。同时,作为细分行业的绝对龙头,拥有宽阔的护城河,未来有可能成为全球高端制造业龙头,因此判断公司到2020年业绩超过10亿人民币的概率较大。简单粗暴的取10亿净利润计算,如果给予15倍PE左右的估值水平,则公司值150亿RMB左右。如果跑去科创板上市,凭借其天然气设备主题投资、高端制造业等光环赋能,炒个几百亿人民币也没问题,而不是目前在港股不足80亿的市值这么可怜。
退一步,假设到2020年末的净利润复合增速为20%(而不是行权条件的24%),即便仅给予2020年末15倍的PE估值,则目前4.33港元的现价相当于高达55%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数据,市场的价值发现有时候迟滞的会让人发疯,特别是在目前这样极端低估的港股市场,这种例子并不鲜见。
通过中集安瑞科的例子,之之一直想说,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要尽力去扩大视野。不要只看到巴菲特怎么说,更要看他怎么做。他的话也需要放在特定语境中去理解,决不能断章取义。比如他说一生只要打20个孔就足够了,那只是对于成功案例的定义,事实上他一生买过的股票比我们大多数人还要多。再比如他说要坚守在自己的能力圈内,但作为快90岁的老者,都还在不断努力扩展自己的能力圈。
18、爱尔眼科[SZ:300015]
在本文的开头,之之说过再好的公司也需要有合理的价格,这个价格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相对估值外,还包括了成长和确定性,而接下来要推荐的眼科双雄爱尔和欧普,是我能承受的价格底线(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便买)。
眼科市场空间极大,被大家看好不是没有原因的,其用户群主要在年龄层的上下两头。现代社会工作、学习、娱乐过程中大量涉及到长时间看电子产品,导致了近几年平均用眼强度大幅上升,引发了大量眼科疾病和潜在患病风险,其中以近视问题最为常见。《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指出,中国有近视患者约有4.5亿,主要出现在18岁以下青少年中,城市青少年近视率远高于农村青少年。中国中小学生近视率高达62.3%,比国际平均高近5倍。国内近视相关市场空间极大,包括配镜、检查、飞秒手术等。
另一头是老年受众群体。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扩大,2017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比例为17.3%,预计5年内还会持续快速增加。老年化问题伴随着日益增大的老年眼病市场,例如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
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上涨,国内医疗体制的优化,同时国人对护眼意识的逐步提升,眼科市场需求有显著的增加,并呈现高端化趋势。2018年全国眼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084亿元,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眼科医疗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预计在2021年,眼科市场规模将达到1594亿元。
国内眼科市场规模及增速(亿元) 图片来源:雪球--巴菲特读书会
爱尔眼科所处的医疗服务行业是一片蓝海,市场空间很大,公司凭借先发优势快速发展,上市后更是进入了高速扩张期。公司通过不断外延收购,版图迅速扩张,目前已覆盖中国大陆、东南亚、北美及欧洲市场,进一步增强公司在全球眼科领域的领先地位。
内生性增长方面,公司通过不断创新,引进新设备、新技术,使得全飞秒、ICL等高端手术的占比进一步提升带动客单价提升,促使经营规模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未来公司利用资本优势,维持良好的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不是问题。作为国内眼科医院的绝对龙头,其体量等于其他专科连锁眼科医院第2-9名的总和。
爱尔的投资逻辑清晰:(1)眼科市场空间广阔,利润率和确定性较高,而且几乎完全不受医保控费的影响,政府对该领域的重视程度和医保政策也已提到国家层面;(2)眼科市场对资本、技术的要求较严格,市场准入门槛较高,这使得率先进入者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3)爱尔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他的医生,因此具有非常强的客户黏性,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未来将有更好的条件吸引更多优秀的医生加入,目前公司的眼科医生占到全国8%左右;(4)公司独具特色的“分级连锁”发展模式及其配套的经营管理体系,高度适应中国国情和市场环境。
未来随着爱尔的口碑效应越来越强,诊疗量增长很快,预计未来五年内营收将保持25%左右的增速,且离天花板还很远。但也正因为公司的稀缺性和高速成长性,A股市场给它三位数市盈率的定价水平也比较夸张。除去2012年“封刀门”这样的黑天鹅事件,公司几乎从来没便宜过。虽然公司估值较高,但考虑到其本身优秀的质地仍值得长期关注。
单看市场空间的话,目前爱尔在眼科服务市场的占比约在9%左右,即便按乐观估计,十年后市占率提升至25%的水平(同时考虑了行业本身的高成长性),十年后公司利润再翻十倍达130亿左右,按目前的价格买入持有十年,长期年化收益率为13%左右。而像恒瑞海天这类公司怎么看都难以超过10%的样子,这也是我仅仅推荐两只眼科股票的原因。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以上均为乐观条件下的情景假设,三位数的估值足以说明市场的无限想象力。一旦未来业绩稍不如意或者遇到黑天鹅事件,以市场先生的脾气,什么后果相信你懂的。
19、欧普康视[SZ:300595]
前面我们聊了眼科市场的空间,欧普康视是国内角膜塑形镜(OK镜)龙头企业,产品市占率(10%+)国内第一。
什么是OK镜?简单说就是用于延缓青少年近视的隐形眼镜,只需要在晚上睡觉时用,白天不需要佩戴。适用人群年龄一般在18岁以下,且大致每过一年就要更换。据统计,OK镜约有70%的复配比例,很多新客户都是由老客户带过来的,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角膜塑形镜(OK镜)能有效延缓眼轴非良性生长,临床安全性有保证。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未来该行业在国内相比现在还有20倍的市场空间。欧普康视目前已经上市的产品有角膜塑形镜、普通硬性角膜接触镜、护理产品等,产品类别属于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是不能在眼镜店里验配的,只能在医院配,因此欧普的生意模式简单说就是用卖药的方式在医院配眼镜,医生的话语权较大。
再说说行业的竞争格局:角膜塑形镜的市场准入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新的竞争者想要进入非常难。近几年来该市场一直是八家公司竞争,欧普康视是其中唯一的国内品牌。直到去年,爱博诺德的普诺瞳上市才变成九家竞争,但尚未形成产能,未来还要花精力去维护品牌、完善售后服务等,要想迅速打开市场也没那么容易。
公司目前的主要竞争者还是几家国外大公司,虽然欧普的产品可能在部分性能指标上较国外同类产品有优势,但部分消费者崇洋的心理导致更倾向于国外品牌,公司在宣传力度上还有待提高。好在相对海外企业,公司在价格、渠道和售后上具有优势。由于市场空间足够大,且渗透率不过个位数,所以行业正处于合力做大蛋糕的阶段,不存在激烈竞争关系,即便未来有新的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空间依然巨大。
总的来看,欧普是一家极其优秀的医疗器械公司,拥有较高的壁垒+不断扩大的消费群体+不断的重复消费+较高的用户粘性+极高的利润率,是典型的好生意,未来至少三至五年内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都不会改变,其所处的眼科(近视矫正)如前文所述也是非常广阔的朝阳行业。想想国内每年一千六七百万新生儿,将来至少一半会近视,而欧普目前还只有12万的用户数而已……当然这么想也挺可悲的。
此外,公司拥有非常出色的盈利能力,财务数据优秀。订单生产是先款后货的模式,无存货风险,现金流能保障企业正常运营,堪称小而美的成长企业的典范。公司在三年内推出两次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出长期发展的信心。尽管目前股价较高,进场时机还需耐心等待,但同样值得长期关注。
最后提一下风险,我认为目前欧普康视主要的风险是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公司核心产品角膜塑形镜占营收的比例接近70%,一旦遇到国家政策、产品技术更新替代、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以及突发性的医疗事故、质量问题等变量因素,将会使公司的持续经营和发展面临巨大风险。
20、指数基金
做为本系列推荐的最后一只“股票”,手里的存货还有不少,干脆一口气推荐六只,加量加货不加价。指数基金是之之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熟悉我的朋友可能知道这也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一个次优品种。除此之外,我还把它看成是介于现金和权益资产之间的一个重要的蓄水池,一旦需要动态再平衡时,我会考虑通过它来控制整体仓位。
巴菲特在一生中至少八次向公众推荐过指数基金,它也是比较适合普通投资者的一种理想选择,因为投资它不需要像投资股票一样花时间和精力去持续跟踪。即使某家公司出现不可逆转的业绩下滑,规则决定基金内部依然具有优胜劣汰的自我净化功能。因此,只要你认同它的这套规则设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几乎就是可以永续经营下去的。
(1)、宽基指数:H股ETF[510900]
指数基金的种类繁多,之之平时比较关注的主要有四类:宽基指数、行业指数、可转债指数以及红利型指数基金。首先说宽基指数。
放眼目前的中国资本市场,一个显见的估值洼地就在港股。提到港股,现如今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糟糕的市场环境,以及不安的社会秩序。从常识判断,假如一家公司的业务主要都在内地,仅仅只是去港股上市而已,那么香港的ZZ环境又会对公司基本面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呢?再假如,这家公司的基本面没变,仅仅只是外围市场波动导致的股价暴跌,这对于投资人而言是风险还是机会呢?
至于对港股边缘化的疑虑更是无从谈起,作为港股通标的,如果港股明天关门大吉,公司就不发展了吗?这种焦虑是源自基本面的改变,还是情绪面的体现?至少之之在08年、13年、18年底部区域时也曾数次领教过市场先生对于A股的悲观预期,和现在如出一辙。
我从不预测市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测量市场的水温。经常预测市场的人不是骗子就是傻子,我只知道市场迟早都会回归价值中枢,因为资本是水性的,便宜是硬道理,削峰填谷是它的常态。价值之锚就像地心引力一样,迟早会将低估的水洼填平。从常识判断,去年全球市场涨幅最小、目前在全球主流市场中估值排在第二低位的港股市场是显见的估值洼地(估值最低的俄罗斯市场去年涨幅惊人)。
我不知道港股会悲观到什么时候,但相信钟摆的运动轨迹永远不会脱离万有引力的基本常识。因此,之之也永远不会迁就市场先生的情绪而去调整价值秤上的刻度,只会傻傻的根据常识来做出自己的选择,这也是我推荐H股ETF的原因。至于H股b?!我怕我的小心脏受不了。
(2)、可转债基金:兴全可转债混合[340001]/长信可转债A[519977]
说完宽基,再来说说窄基指数,它主要分为行业指数和主题指数。行业类指数不言而喻,只要你看好一个行业,又难以选择个股,直接买该行业的指数基金无疑是一种省时省力的办法,典型如医药类指数基金。
医药股投资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晦涩难懂,对于我这样的外行来说,光看看那堆药品名称和化学名词都会不明所以,况且医药研发往往又具有不确定性,单选个股有赌博的成分,除非是像恒瑞中生那些产品线很广的大型药企。考虑到医药行业具有长期慢牛的特征,因此,就连巴菲特也认为长期持有这类指数基金倒是个不错的注意。
但同时,我认为目前还不是投资医药类ETF指数基金的好时机。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国内医药行业的生态将面临不可逆的改变,未来仿制药降价是大势所趋,这将倒逼药企向利润更高的创新药转型,先前躺着也能赚钱的仿制药毛利率必将大幅下滑。但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时间,期间必然会伴随着大批竞争力弱的药企被淘汰出局。而目前A股市场绝大多数医药类公司都是以仿制药为主,因此整个行业必然会面临重新洗牌,或许等到大浪淘沙格局明了后再投医药类的指数基金会更稳妥些。
第二是主题类指数,这里面的分类很多也很杂,之之主要关注两类基金:可转债基金以及红利型指数基金,先说前者。
相对国外,我国的可转债市场具有许多比较优势,如存续时间短、初始转股价低、回售价格高、转股价修正概率高,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安全。关注可转债的目的一方面是作为正股的补充,毕竟股票的风险和波动性相对会比较大一些。和五年前的可转债相比,现在市场上流通的那些可转债相对而言质地一般,不确定性较强。出于以上考虑,所以我选择推荐可转债基金,通过分散持有,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打理,即省时省事,又能有效规避黑天鹅的风险,但缺点是费率较高。
理论上说,可转债指数基金只适合从熊市到牛市初期持有比较理想,当然这个时间节点很难把握,这也是投资指数基金的难点。可转债指数基金规模一般都较小,比如目前市场上的可转债相关基金总共将近70只,我一般还是倾向于选择其中规模较大、存续期较长的品种,当前市场上规模超过20亿以上的可转债类相关基金主要有兴全和长信两只。
这两家都是老牌的可转债基金,除了可转债外也都会持有一些股票,区别在于兴全投资的股票以大盘股为主,长信则是以中小盘为主。另外兴全可转债基金的可转债投资比例为30%—95%,仓位较为灵活,股票等权益类资产占比不高于30%。而长信的可转债投资比例则不低于基金组合的64%,股票仓位不超过20%。不过回撤控制方面兴全可转债控制的更好些,近三年最大回撤为13%,但申购费率稍高。如下图所示,自基金成立以来,兴全可转债和长信可转债A(红色)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5.19%、14.30%,高于沪深300(蓝色)。
图片来源:私募排排网
(3)、红利型:红利ETF[510880]/深红利[159905]/红利基金[501029]
另一类主题指数就是所谓的
Smart Beta指数基金。这类指数基金品种最典型的代表是红利、基本面、价值和低波动四种策略。而在其中,之之最喜欢的就是红利型指数基金。该策略主要以高股息率为筛选条件,因此所选出的标的通常都兼具基本面良好和估值低廉的特点,这也正符合我的选股标准。
美国曾经有个“狗股理论”,就是每年年底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份股中找出10只股息率最高的股票,在新年买入,一年后再更换10只股息率最高的成分股,如此持续验证时间长达20多年,获取了远超过市场同期的回报率,这就是红利型指数基金的由来。
目前国内的分红类指数主要有上证红利、中证红利和标普红利机会指数。(1)上证红利:在上海交易所挑选高股息率的50只股票,代表基金是红利ETF[510880];(2)中证红利: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挑选高股息率的100只股票,代表基金是富国中证红利[100032];(3)标普红利机会:在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挑选高股息率的100只股票,不过对盈利和行业配比有所改进,代表是标普红利机会[501029]。
以上三只指数基金均可在场内交易,但中证红利只能在场内申赎无法买卖,对于喜欢像买股票那样买指数基金的朋友,我推荐可以用深红利[159905]来替代中证红利,毕竟现在中证红利的前十大重仓股质地都比较好。从估值的角度看,标普红利的历史估值低于中证红利,略高于上证红利,至于跟估值还在天上的中证500、创业板等指数比较没有多少参考意义。
可能有些投资者看不上指数基金这点收益率,每年至少要求二三十个点的回报率才会满足。记得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谈到防范金融风险问题时曾提醒投资者:对于收益率超过6%的理财产品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很危险,10%以上的则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你看上的是人家的利息收入,而对方眼里盯着的却是你的本金!
一家优秀公司的中期可持续增速为12-15%,永续增长再乐观也就3-5%左右封顶;一个普通人的机会成本大约为3-6%上下。企业想保持利润长期稳定增长非常困难,据统计,美国上市公司中有48%的企业能保持1年的利润增长,然而只有23%的企业能保持3年连续利润增长,能保持10年以上连续利润增长的企业仅仅只占0.9%。这是内在的经济规律、行业格局、供需关系和商业模式等等共同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而投资指数基金的话,只要操作得当,长期获取十个点出头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还是大概率可以实现的,市场从来都是不缺明星缺寿星,理性投资当从降低不合理的预期收益率开始。
正如我在18年的信里所言,现在我还不到40岁,未来等我渐渐老去,我的时间和精力必然不如现在充沛,我的智商也会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投资很重要,但并不是我生活的全部,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不是在梦里。既然上帝给我开了一扇窗,又岂能辜负这窗外的景色?到了那时,指数基金,尤其是红利型指数基金便会成为我的理想选择。
或许指数基金并不像夜空中的流星那样闪耀,但却像恒星一样稳定、持久,并且光明。未来等我“退休”后,我的投资账户里可能就是一水的指数基金。当每年的分红足以覆盖我们的生活和旅行等开支后,我们将不再受到通胀和市场先生的影响,甚至还会越老越富有。
---------
利益相关:由于我的基金要到本月下旬上市,目前依然还是空仓状态,暂时仍未持有上述任何一只股票,但不排除基金上市后会择优买入的可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