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Web3 的「黄埔军校」是怎么炼成的

以太坊和 V 神,是对 Web3 追本溯源最佳的窗口。

Web3 如风暴一般,迅猛地席卷全球科技互联网行业。

以太坊是这场风暴的正中央,几年来,它掀起了 Web3 世界里一波又一波热潮——从 ICO,NFT,到 Defi、IDO 等概念。甚至就连 Web3 的概念,都是来自于以太坊的一名联合创始人。

以太坊诞生的基石,是理想主义者 Vitalik(V 神)和一群理想主义者建立的对于去中心化的共识。但在社区壮大的过程中,有着太多非共识的部分难以调和,以太坊和 V 神每前进一小步,都伴随社区思想的分裂和团队成员的离开。

当下市值排名靠前的公链和项目的创始人,很多是来自前以太坊社区的成员,他们基于自己的理念推动新的项目,继续壮大 Web3 的发展,也让以太坊成为 Web3 的「黄埔军校」。可以说没有以太坊,便没有现在 Web3 世界的多样与繁荣。

想要真正理解 Web3,以太坊是个绝佳的窗口,而一切,要从 Vitalik 说起。

2021 年,Vitalik Buterin 正以线上视频的形式在极客公园举办的前沿思考论坛上做分享|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01 造神

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被中国粉丝叫作「V 神」。能被称为「神」的,身上都有传说。

V 神 1994 年 1 月 31 日出生在俄罗斯车臣,6 岁时随父母移民加拿大。V 神算是位少年天才,4 岁时就开始摆弄他爸的 IBM 电脑,玩 Excel 表格。7 岁时,能背 100 多位的圆周率,无聊时就念叨一些数学方程式当作消遣。12 岁开始编程,上大一时,获得了 2012 年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铜牌。

Vitalik 在很小的时候开始接触电脑 | 图片来源:BAZAAR

V 神体型瘦小,像个「小精灵」,走路有些僵硬,但跑得不慢。有一次参加以太坊社区的活动,出了会场就开溜,粉丝们在后面没撵上他。

V 神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性格内向,也不花心思打扮,总穿朋友送他的衣服,说话的时候偶尔嘴角抽噎一下,很多传说就是这么来的——「V 神是个自闭症神童」,「V 神有一次在火车上穿了两只图案不一样的 Hello Kitty 袜子」,「V 神把所有财产装在一个手提箱里」,「V 神吃柠檬不去皮」。V 神他爸说,这些都挺胡扯。奈何以太坊社区里的人们,很热衷于为 V 神的神秘形象「添砖加瓦」。

2021 年 11 月 8 日,当以太坊总市值超过 5000 亿美元时,V 神坦言,没想到以太坊会成为一个庞然大物,没想到事情会变得如此复杂,「我当初创建以太坊的时候,只是想着在几个月之内完成它,然后回去上大学。」

以太坊这个想法的诞生,最初源自 V 神想要改进比特币。

02 以太坊的诞生:「魔兽世界」与权力下放

2008 年,中本聪在一个名为 Slashdot 的科技信息网站上发布了比特币白皮书。白皮书设想了一种去中心化的点对点电子现金交易系统,这个依托于密码学的构想迅速在网站上变成了主流话题。

密码学者 Ron Rivest 解释,密码学是关于如何在敌人存在的环境中通讯。它最早应用于军事,后来被极客们带到了大众信息安全、隐私保护方面。而极客们的实践往往倡导「无政府主义」,本书就蕴含巨大风险。比特币也算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实践。中本聪至今身份成谜,也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手段。

2009 年 1 月,基于比特币白皮书的开源项目正式发布,这就是第一代区块链。比特币的源代码用 C++语言开发,完全公开,任何人都可以复制或改进它。2009 年 11 月 22 日,中本聪创立的比特币社区 bitcointalk 上线,比特币爱好者开始聚集于此,讨论怎么改进比特币。这个时候,上高中的 V 神还沉迷于玩《魔兽争霸》,没有听说过比特币。

直到有一天,暴雪的一次更新,从 V 神心爱的术士的生命虹吸法术中移除了伤害组件,「我在泪水中睡去,那天我意识到中心化服务会带来什么恶梦」,V 神决定彻底放弃这款游戏。

V 神父亲 Dmitry Buterin 有个习惯,他对什么感兴趣,就会把这个东西讲给 V 神。2011 年,开软件公司的 Dmitry Buterin 在一个技术播客里听到了比特币,「听起来是很有意思的一项技术,但我也不清楚它会有多大的影响。」

照例,父亲向 Vitalik「推销」了比特币,又给了他一些密码学的书,不过 17 岁的 V 神觉得比特币没有任何实用价值、注定要失败。

但因为没了《魔兽世界》,又对密码学产生了兴趣,V 神还是决定玩一玩比特币当作消遣。为了买比特币,V 神开始给比特币杂志写一些技术文章来赚钱,每篇文章稿费是 5 个比特币,当时一个比特币价值 3.50 美元。后来,2021 年 11 月,比特币曾达到 6.89 万美元一枚,如果 V 神当初的比特币没有卖出,这可能是历史上最贵的单篇文章作者稿费。

V 神曾经供职的比特币杂志 |图片来源:TechCrunch

2013 年 5 月,在接触比特币 2 年后,V 神以杂志记者的身份报道了在硅谷举行的比特币会议。也正是这次会议彻底改变了他对比特币的看法。

全世界的比特币爱好者飞来参加这次活动,V 神现场感受到了人们的激情,参会者们把区块链视为一次技术革命,谈论着未来可能建立在之上的去中心化应用。「那一刻真的让我明白了,这件事是真实的,值得冒险并投入其中。」

大一还没上完,V 神立刻办了休学。在 2013 年剩下的 6 个月里,他用比特币当作路费,去了以色列、伦敦、洛杉矶、旧金山、阿姆斯特丹和拉斯维加斯等地,去拜访那些比特币开发者,想着怎么为区块链技术做些贡献。

走访了一圈,V 神发现,虽然比特币的代码是开源的,基于此代码诞生了其他各种「币种」,但这些区块链开发者依旧是在使用比特币原有的原始代码库和架构。这样的问题是,区块链技术能实现的应用依旧局限于加密货币、支付系统。

V 神觉得,区块链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金融领域,它应该可以运行各种应用程序。于是,他提出了一种新的设想:绕过比特币代码的限制,开发一套新的代码,将区块链视为能够运行「智能合约」(相当于能够自动化运行的应用程序)的分布式计算机。

理论上,依托于区块链技术运行的「智能合约」可以取代传统中介,比如打车的时候,用户可以直接付款给司机,而不再付款给打车平台,经过「不透明」的抽成后再给到司机。另外,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数据不可篡改的特性,还可以保护用户的数字资产,比如文章不会被平台删除,比如遗嘱等重要声明也可永久存储在区块链网络上。Vitalik 想要通过去中心化技术降低垄断企业和中心化机构的权威。

回到家,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V 神将这份愿景写成了太坊白皮书。至此,第二代区块链诞生了。后来,这种构想启发了同行,从此开启了公链百花齐放的局面。人们对于区块链技术的想象,也不再局限于用加密货币支付,开始将区块链网络视作下一代互联网,一种重新分配社会资源的底层技术手段。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Joseph Lubin 评价,「V 神是一个天才的外星人,他来到地球,就是为了将权力下放给平民。」

03 第一次分裂:营利与非营利

2014 年 1 月,V 神在迈阿密举行的北美比特币会议上宣传了以太坊,迅速吸引了一批同好,会议期间以太坊的创始团队初步成立,除 V 神外,有 7 位联合创始人。

没想到的是,仅仅 5 个月后,这个日后在加密世界里最耀眼的组织就开始分崩离析。

第一次分裂是因为钱。「他们很多人就想着怎么赚钱,这完全不是我的目标」,V 神说有其他创始人试图利用他的天真,用监管机构来吓唬他,「他们说在法律上做一个营利性实体,比做一个非营利组织简单得多。」

这与 V 神最初的想法背道而驰。他更希望以太坊成为各种社会政治实验的启动平台,而不是赚钱机器,他希望这个平台能够制衡政府,并颠覆硅谷对人们数字生活的束缚——在 2014 年初,这样的想法颇受极客们的欢迎。

就在 2013 年 6 月,一位名叫斯诺登的年轻人,曝光了美国大规模监控本国公民和外国政府的「棱镜计划」,一大批科技和互联网巨头参与其中,西方世界对互联网巨头和中心化的不信任达到了顶点。

在这波对互联网巨头的讨伐与反思中,一个在今天仍被热烈讨论的重要概念诞生了。受「棱镜门」的启发,2014 年初,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Gavin Wood 提出了 Web3.0 的概念,他希望这一代互联网人人都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掌控自己的数字身份、数字资产。

左一为 V 神,右一为 Gavin Wood |图片来源:Fintech Ranking

他觉得,Facebook 和谷歌等掌控了用户数据的互联网公司定义了 Web2.0 时代,「他们最初也打着赋予个人创作者权力并消除中介的旗号,但他们没兑现这个承诺。」

Gavin Wood 希望从技术层面解决 Web2.0 这个已经腐烂的模型。在他看来,这些互联网巨头是时代的映射——无论是公司还是国家,权力都过度集中了。「你信任某个组织,意味着你将某种权力给予了这个组织,他们便能够随意使用这些权力。」

而 Web3.0 是基于「无信任」模型的理念,不需要信任任何中间机构,任何产品和服务建立在区块链之上,依托公开的底层算法自动化运行。「Web3.0 是一套新的规则,这套规则核心的作用就是系统内没有人可以拥有绝对的权力。Web3.0 更像是一场社会运动。」

区块链是支撑加密货币以及 Web3.0 的底层技术。在今天的舆论里,没有代币(加密货币)的应用似乎就很难算得上是真正的 Web3 产品。但 Gavin Wood 所设想的 Web3.0 的并不会很依赖加密货币。「Web3 成为主流的关键之一,就是人们可以脱离加密货币,去使用去中心化服务。」

另外,虽然是 Web3 的提出者,但 Gavin Wood 并不觉得 Web3 这场社会运动一定会成功。就好像,最初革命的那批人大部分都会成为先烈,但他们遗留下的精神和知识遗产在未来可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将视线转移回以太坊的第一次分裂。2014 年 6 月,V 神在挣扎后,决定将以太坊做成一个非营利组织。他启动了以太坊基金会的建设,用来推进以太坊的基础设施并资助研发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一批以太坊的早期成员因为各种原因选择离开。想把以太坊变成一家营利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Charles Hoskinson,因为理念不合选择退出,后来创立了公链 Cardano,成为以太坊的死对头。同样,Mihai Alisie 和 Joseph Lubin 各自创办了营利性公司来服务于以太坊生态。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Joseph Lubin,其后来创立的服务于以太坊的技术公司 ConsenSys 估值达到 70 亿美元

早期为以太坊的开发、法律顾问等提供资金的联合创始人 Anthony Di Iorio,在以太坊确立了非盈利的运营模式后,也退居二线。

联合创始人 Amir Chetrit 因为缺乏对以太坊的投入,遭到了团队其他联合创始人的不满,选择了辞职。后来,联合创始人、早期核心开发者 Jeffrey Wilcke 也离开了以太坊,转行开了游戏公司。

以太坊传记《无限机器》的作者卡米拉·鲁索说,他们最初就是一群充满斗志的人聚集在了一起,去尝试构建一台世界计算机,「但他们的个性太强烈了,价值观也很不同,很难合作。」

2015 年,以太坊上线后,人们对整个区块链有了更多的想象力。对区块链的构建不再是停留在钱包或交易所等基础设施, 而是开始思考如何构建更丰富的协议和应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以太坊从一个人的梦想发展成为一场充满活力的运动,吸引了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开发者。

就在 2016 年初以太坊迅速崛起,如日中天的时候,以太坊的技术领袖、Web3.0 的提出者,以太坊 CTO Gavin Wood 离开了,留下了一句宣言:「不能让以太坊独占这个世界」。

04 三种理想主义之间的碰撞

对于 Gavin Wood,不少以太坊核心开发者认为,「他在以太坊中扮演的角色甚至比 Vitalik 更重要。」

Gavin Wood 在英国长大,大学主修软件工程,从约克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博士期间,研究了人机交互的音乐可视化。

2013 年 11 月,33 岁的 Gavin Wood 认识了正起草以太坊白皮书的 Vitalik。2014 年 4 月,Gavin Wood 发表了以太坊黄皮书,这是 Vitalik 白皮书的技术规范,后来他又创造了以太坊的原生编程语言 Solidity。

以太坊是 Gavin Wood 第一次在 Web3 的实践。后来,他在采访时提到,对于编写以太坊,自己当时只是当作一种尝试和练习。随着以太坊的壮大,他觉得,围绕以太坊的叙事逐渐变成了「我们只需要一个区块链」,但他并不接受这一理念。

离开后,Gavin Wood 兑现了承诺。他与前以太坊核心开发者 Jutta Steiner,在 2016 年 11 月发布了跨链协议波卡(Polkadot)的第一个版本,简单讲就是让不同的区块链共存,避免一家独大,且不同区块链能互相通信,发挥各自所长。

同样在 2016 年,发生了一个改写以太坊历史的标志性事件。

搭建在以太坊平台上的投资服务 The DAO 在 28 天内,募资超过一亿美元。但 2016 年 6 月 18 日,The DAO 项目被黑客攻击,其募集的以太币被窃走。

为了避免投资者蒙受损失,V 神决定进行「硬分叉」。简单讲,无论是比特币还是以太坊,都是由一系列的共识规则决定,「硬分叉」就意味着修改共识规则,修改区块链的原始代码、原始规则。这是以太坊史上第一次硬分叉,它直接分裂了以太坊社区。

这似乎违反了区块链的精神——没有任何一个机构可以凌驾于智能合约之上,行使中心化权力。但如果不修改,那么投资者的损失将无法挽回。

V 神想要挽回损失,写了倡导「硬分叉」的博客文章,发现社区多数人投票支持。V 神觉得这并没有违反区块链的精神,「领导者必须考虑社区的感受并尊重他们」。

一些人反对这些变化,声明「代码就是法律」,是不容更改的,区块链应该保持不变。于是以太坊分裂成了「以太坊」和「以太坊经典」两个版本。而「以太坊经典」最有名的支持者、赞助者,当属 Cardano 创始人、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Charles Hoskinson。

Cardano 创始人、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Charles Hoskinson |图片来源:coin culture

Charles Hoskinson 在离开以太坊后,在 2015 年与前以太坊核心成员 Jeremy Wood 创建了 Cardano,公司的座右铭便是「程序大于人」

出生于夏威夷的 Charles Hoskinson 在 2011 年成为最早的一批挖矿用户,在加入以太坊之前也做过加密货币的教育项目和交易所。他与以太坊针锋相对,还开发了专门的工具供用户将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等内容迁移到 Cardano 上。

Charles Hoskinson 觉得自己更懂商业,更懂如何与这个世界的规则相处,比如 Cardano 一直在积极地寻找拥抱监管的方式,而这也成为了他经常攻击以太坊不会长远的一个点,「在中心化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取舍中,以太坊似乎正在走向无政府状态」。

05 「我想大声疾呼,就像在风中嚎叫。」

2019 年 2 月 14 日,以太坊核心开发者 Afri Schoedon 在推特上发了一条动态,表示波卡 Polkadot 提供了以太坊升级版应有的功能。这迅速引起了愤怒,以太坊社区成员开始围攻他。以太坊社区觉得 Afri Schoedon 背叛了他们,认为他「脚踩两只船」,还有人扬言要弄死他。Afri Schoedon 很冤枉,他的初衷原本是讨论技术,5 天后,Afri Schoedon 在压力之下退出了以太坊社区。

加密社区如同宗教一般,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甚至不容异己。V 神说,社区是加密世界的核心。但他想引导社区的发展正变得越来越难。从 2019 年末起,以太坊开始升级到 2.0 版本,关于升级,V 神发现「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与人有关的问题」。比如,如何平衡投资者的利益,团队的利益,项目方的利益,矿工的利益,各方利益交织在一起。

2022 年 4 月,在接受《时代》杂志专访时,V 神也表示了对以太坊现状的担忧

因为是去中心化治理,很多决策都需要社区参与者共同投票决定,V 神没办法直接拍板以太坊下一步要做什么项目,他引导社区发展的方式就是不断地写博客,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呼吁。在他的博客和 Twitter 上,你会找到关于投票系统、分配公共利益的最佳方式、城市建设等相关的观点和论文。

正因为有真正做事情、发展技术的人,才有这些借此炒作概念,牟取暴利的人生存的空间。由于匿名、难监管,区块链很多时候成为了逃税、洗钱和打着 Web3 名号制造骗局的工具。而另一方面,这些以此炒作、制造骗局的人,也在不断给这项技术、极客们带来负面影响——这个赛道,就是在这两股力量的交织下,备受争议地前行着。「如果我们不发声,可能建立起来的就是一些短期逐利的项目。但它们对这个社会没什么好处。」

「人类是一个伟大的、时常带有悲剧性的实验。」V 神清晰地认识到,这个他一手创造的世界,正在混杂着骄傲且恐惧的情绪中前进。原本为了去中心化梦想而发起的项目,可能会因为更多人对短期利益的追逐,可能走向背离他初心的方向。

「2022 年,我宁愿以太坊冒犯一些人,也不愿它变成毫无意义的东西。」当下,V 神不得不开启这场战斗,「我想大声疾呼,就像在风中嚎叫。」

参考资料:

The Uncanny Mind That Built Ethereum,Wired

Who are Ethereum』s co-founders and where are they now?,decrypt

The Man Behind Ethereum Is Worried About Crypto's Future,TIME

Blockchain evolution: A quick guide and why open source is at the heart of it,axel simon

Crypto Visions (1997 - 2022),Foresight Ventures

The Vitalik I know: Dmitry Buterin,Cointelegraph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