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郁金香泡沫发生在荷兰“尼德兰革命”(1566-1609 年)之后,尼德兰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经过革命洗礼之后,荷兰堪称当时世界上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上到处洋溢着乐观的情绪。
1630 年前后,荷兰人培育出了一些新奇的郁金香品种,其颜色和花型都深受人们的欢迎。在 1635 年秋季,名贵品种郁金香的价格节节上升。在巴黎,一枝最好的郁金香花茎的价钱相当于 110 盎司的黄金。当郁金香开始在荷兰流行后,一些机敏的投机商就开始大量囤积郁金香球茎以待价格上涨。不久,在舆论的鼓吹之下,人们对郁金香表现出一种病态的狂热,并开始竞相抢购郁金香球茎。当时约合1000 美元一朵的郁金香花根,一个月不到就升值为2万美元了,如此暴利冲昏了所有人的头脑,他们纷纷变卖家产,只是为了购买一株郁金香。正如当时一名历史学家所描述的:“谁都相信,郁金香热将永远持续下去,世界各地的有钱人都会向荷兰发出订单,无论什么样的价格都会有人付账。在受到如此恩惠的荷兰,贫困将会一去不复返。无论是贵族、市民、农民,还是工匠、船夫、随从、伙计,无论哪个阶层,人们都将财产变换成现金,投资于这种花卉。”1637年,郁金香的价格已经涨到了骇人听闻的水平。与上一年相比,涨幅高达5900%,只是人们没有察觉到,正当人们沉浸在郁金香狂热中时,一场大崩溃已经近在咫尺。1637年2月,由于卖方大量抛售,公众开始陷入恐慌,导致郁金香市场在1637年2月4日突然崩溃。一夜之间,郁金香球茎价格一泻千里。荷兰郁金香泡沫破灭。这一场郁金香泡沫所带来的经济灾难殃及金融领域,经济信用遭到毁灭性打击,使荷兰陷入了长期的经济大萧条。
作为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投机活动,荷兰的郁金香泡沫昭示了此后资本主义的一切金融投机活动的各种要素和环节:对财富的狂热追求、羊群效应、理性的完全丧失、泡沫的最终破灭和千百万人的倾家荡产。此后,人类历史上开始不断的上演一幕幕如出一辙的资产泡沫。因为西欧的宗教改革让人性开始贪婪,西欧的金融体系让资产开始流动,这是投机泡沫产生的两个最基本条件。
白色和红色的郁金香与蓝天
02.
比特币,是不是又一场郁金香泡沫?
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并于2009年1月3日正式诞生,到2021年2月14日超过47000美元,成了本世纪最大的造富神话。
我听说比特币是2017年,2018年春节,三点钟社群一夜之间铺天盖地,此后三板圈的很多朋友投身币圈、链圈,也有很多人也拉我入圈。所以在那段时间对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也做些了解,之后因为受钱宝网的刺激,写了篇文章《疯狂的比特币和冷清的新三板》,算是一个自己认知的小总结。
这篇文章写得很谨慎,因为每次谈起币圈,就被黄博士教育:“三板的你写写也就罢了,币圈你又不懂,别说错了让人笑话。”每次末了,总会加上一句“你要不要认真考虑考虑,换个圈。”
确实,那些所谓的分布式存储技术加密算法等计算机语音我不懂,但是科普介绍的文章还是读得懂,写文章之前还是认真的学习了解了这个新生事物。很多草莽明星把他们自己都不懂的各门各派的概念统统拿来为加密货币装点门面,土洋夹杂,理论和市井浑掺,但最终落脚点就是用“暴富”忽悠听众赶紧“买币”、“上船”。
当然,我不仅没换圈,还把观察币圈、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所得,当作武器,继续在新三板,大战风车…
今天,我依然是借比特币,来说新三板。
2018年2月份的那篇文章,预言了币圈的衰败,但是并没有否定区块链技术也并未预言比特币未来的走势,因为对于走势看不懂,也不想去弄懂。事不关己,所以漠不关心。今年春节期间,在马斯克的推波助澜下,比特币一度跳涨到了48000美元,朋友圈各种讨论又起,加之这几年中美贸易战和全球疫情,美联储放水,中国严控房价,自己的认知也不自觉地多了起来,觉得也有必要再聊聊比特币的暴涨,蹭点比特币的流量再来说说新三板。
2020年3月份到2020年11月份,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已经在短短的32周内,创纪录地总计向市场投放总额达17.3万亿的基础货币流动性,12月份美国还公布了一个9000亿美元刺激计划。也就是说,全球超过五分之一的美元都是2020年印的。加上拜登上台后公布的1.9万亿美元刺激计划,正好差不多20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0万亿。
在目前美元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世界,美联储无限度的印钞向全世界放水,抗通胀成为全球富人的第一需求,这是此轮比特币暴涨的逻辑。比特币从2020年3月份的最低点5170美元,上涨到目前的47000美元,上涨8倍。因为美元超发,不光比特币暴涨,几乎所有资产价格都在涨。特斯拉股票从2020年3月份最低点的350美元,上涨到目前的4300美元,涨了近11倍。美国在经历如此严重的疫情打击之下,股市整体依然大涨,标普500指数上涨了16.3%,道指上涨了7.2%,纳斯达克指数飙升了43.6%,这是该指数自2009年以来最大的年度涨幅。股市在涨,楼市在涨,大宗商品也在涨:玉米从1900元/吨,上涨到2600元/吨;铝从11000元/吨上涨到16000元/吨;铜从42000元/吨上涨到59000元/吨;最疯狂的是铁矿石,从500元/吨,上涨到1100元/吨。
我们的老祖宗管子早就认识到货币和物价的关系,《管子》书中有一句对货币与物价关系的高度概括——“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现在的世界,就是一个币轻而万物重的世界。
虽然万物在涨,可是涨幅却不一样。原因又是什么?这与信任、共识的覆盖率以及流动性有关,我们继续以比特币为例进行说明。
“与所有的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这同样确保了货币所有权与流通交易的匿名性。
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极强的稀缺性。由于比特币系统采用了分散化编程,所以在每10分钟内只能获得25个比特币,而到2140年,流通的比特币上限将会达到2100万。换句话说,比特币系统是能够实现自给自足的,通过编码来抵御通胀,并防止他人对这些代码进行破坏。”
上面这段内容,我摘抄自百度,比较好的概括了比特币的特性。在我看来,比特币主要具有以下三大特性:
1、并非一国的法定货币,具有非主权性;
2、在互联网世界拥有广泛的流通性和很好的流动性;
3、总量固定,抗通胀。
这三大特性相辅相成,总量固定可以抗通胀,但是如果没有流通性,不能变现的话,用处也不大,同时又借助于交易所技术,以及将比特币拆分,使比特币具有流通性的同时又获得了非常好的流动性。有了流动性,但如果比特币是由国家主权决定,也不会像今天一样被如此神话。大家已经失去了对主权国家的信任,美国曾经以带头大哥的身份宣称美元和黄金挂钩,在二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可是它从提议到崩溃,只用了不到短短的三十年。
基于现代社会对技术的信任甚至是对科学的信仰,让比特币获得了超越主权国家的信任;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使用,也使得比特币具有全球不受制约的流通性;从本质上讲比特币还是只是一种依托于互联网的技术,所以主权国家也无法用国界和法律对其进行隔绝,比特币不会像主权货币或者公司股票一样被各国所限制,这让其可以零门槛的获得投资者。这三大特性,这就使得比特币成为非常好投资品,也就获得了较其他资产更高的涨幅。
但比特币最大的问题在于其并不稀缺,同样的技术可以创造出各种加密货币,比如以太坊、泰达币、瑞波币等等,脸书也联合众多公司要发行Libra,这些加密货币从技术特性上完全可以和比特币做到一模一样。现在差就差在比特币是原版,获得了巨大的知名度从而拥有更多的簇拥。但这并非绝对的护城河,比特币至今只有9000亿美元市值,而苹果有2.27万亿市值,如果有大资金对其他加密货币进行价格炒作,并配合铺天盖地的宣传,扩大其知名度和共识圈,比特币的地位完全有可能被取代,这是比特币未来最大的风险。
我们大部分人都学过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实行等价交换。市场供求影响商品价格,商品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现在来看,不得不承认价值规律依然是正确的,只不过其表现形式出现了新的变化。在实体经济当中,价值规律依旧,但是在虚拟经济中,尤其是金融体系创造出了天量的货币之后,很多商品的价格早已经脱离了其价值和实用价值,价格不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商品从形而下变成了形而上,完全变成了概念,变成了一种意识流,成为资金炒作的筹码。金融行业已经变成了一种巫术和传销,通过广告、宣传、舆论制造概念,对大众进行洗脑,占领大众的心智,再通过赚钱效应,诱骗他们入场,然后敲骨吸髓,收割他们依靠劳动创造的价值。
03.
比特币讲完了,现在继续讲新三板。
之前我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新三板,指出新三板是新的生产关系,可以适用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从而得出了新三板必胜,新三板改变中国的结论。现在来看新三板确实改变了中国,因为它作为增量倒逼了中国资本市场存量的改革,也就成为中国金融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一结构变革的突破口。
新三板虽然在宏观层面发挥了如此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微观层面来看,这几年的市场发展几经波折,并不尽如人意。我也用政治经济学中旧的生产关系不甘于退出历史舞台,既得利益集团不甘于让出主导权来做过解释,但是还不够。思来想去,还是要用自己研究新三板而发展出的文化政治经济学来对新三板做深入分析。
何为文化政治经济学?简单来说就是将文化作为一个维度,加入到政治经济学当中去,将研究政治与经济的二维互动关系,变成研究文化、政治、经济的三维互动关系,从而更深刻更细腻的解释这个社会的各种现象。
马克思讲生产关系必须适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引起社会的变迁。但现实中社会的变迁并非是生产力发展就会直接、机械的导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化,物质的、生产力的作用,必须通过意识的也就是文化价值体系的改变而发生作用。生产力(科技)的发展首先引发经济理论(实用价值)的变化,同时与新的生产关系相适用的新的经济理论也会产生新的意识形态(规范价值),新的意识形态一旦被社会成员广泛接受,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占领社会思想领域之后,新的意识形态就会要求改变上层建筑的架构,以适应新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改变是意识形态改变所带来的必然而然的结果,虽然改变的方式有可能是通过和平手段有可能是通过暴力革命。通俗来讲就是社会改革,必须要有舆论的配合和支持,首先要产生新的理论,其次新的理论必须能够说服大众,掌握大众,并在大众中形成共识,然后才会指导大众的行动,才会壮大改革的力量,最后当改革的力量大于保守的力量,才会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社会的变迁本身就是一个长的历史过程,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到新文化的形成,也是一个较长的时期。在文化体系当中,最活跃最容易发生变动的就是与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的实用价值,即经济理论,但即使是经济理论的发展也需要一个十几二十年的时间才会为大众所接受。
比特币从2009年诞生到现在的火爆,也经历了12年的时间,发展速度已经很快了。比特币之所以能够快速形成共识,并不是产生了新的理论,而是从实践中给出了金融理论中所解决不了的问题——主权货币的超发引发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这一理论和实践问题已经广为人知,所以比特币一经出现,一方面在理论层面不存在扩散的难度,很容易产生共识,另一方面在实践层面,作为超主权的技术力量,也不容易被政府所控制,其发展几乎毫无限制,有台电脑有互联网就可以买卖比特币,所以很快被接触到它的人们所接受。
反观新三板,支持新三板发展的理论是什么?共识是什么?好像除了一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就没了。可是这不但不是理论,貌似还是一个违背金融理论的实践要求。因为当今流行的西方金融理论里讲的都是中小企业因其不确定性高,所以融资必须要难、必须要贵。新三板的发展不但没有理论支持,反而因有悖于当前流行的理论和国外资本市场的实践,而遭人广为诟病。新三板并不是在理论的指导之下发展起来的,它能够发展到今天,一方面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实践的要求。
我从2016年开始写新三板,写了近百万字的公众号文章,并出版了《新三板改变中国》一书,提出了诸多新的观点,比如新三板是新的生产关系,可以解放和发展中国最大的生产力;新三板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双轨制改革;新三板重新定义资本市场;新三板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新三板是一场强制性制度变迁,必须自上而下强力推进等等,试图为新三板的发展找到理论支撑。这些努力,虽然在小圈子里获得了很多企业家和投资者,甚至媒体和监管部门的认同,但是作为一名证券从业人员,人微言轻,在实践中,相对于整个巨大的资本市场而言,激不起任何涟漪,在理论上,更是被当为圈外人的呓语,被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新三板的发展从实践上来看,因为属于金融领域,处于国家严格的管控之下,每一次改革都需要反复论证,层层审批,且因为其改革必然触动既得利益,所以其建设方案经常被反对和否决。所以新三板的发展在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障碍,比如开户门槛达到了闻所未闻的500万,比如交易方式不允许使用连续集合竞价交易,比如一直不给与交易所的地位等等。新三板本是革命的,却硬生生被打压成了实验的和改良的,并差点成为炮灰。为此,我提出新三板是一场强制性制度变迁,必须由超越部门利益和地方本位主义的最高层,自上而下强力推动。
相比于比特币的毫无限制的发展,新三板一方面受监管的限制,缺少赚钱效应,一方面没有自己系统的理论,难以产生共识,难以掌握群众,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即使有革命的行动也会被监管部门所限制和打压。
04.
未来新三板的路应该怎么走?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眼前的现实。
目前身处全球政治经济百年未有之变局,美国为了维持自己的虚张声势,只能不断的印钞透支自己的信用和未来,困兽犹斗、殊死一搏,如果这一博赢了,又可以继续维持其霸权地位从全球吸血、割肉,中国则会被打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会继续被延迟。
中美之间的金融较量已经有过来回。美联储放水,美元可以通过其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权,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他国,倒逼他国央行跟随放水。为了防止通货膨胀,中国大部分水都流入了房地产市场,推高了房地产价格,房地产每次都成为超发货币的蓄水池。虽然我们也想启用股市作为蓄水池,比如央媒发声支持炒股,却历次都不成功,总是会造成股市暴跌,引发金融震荡。这主要是由于中国股市的体量太小,活跃度又太高,总会被资金轻易迅速推高,然后进入暴跌模式。迫不得已,只能继续用房地产作为对冲工具,但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房地产市场已成为地上湖、堰塞湖,处置不当,一旦决堤,将会水淹三军,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面对美国这次疫情大放水,中国政府已经铁了心了不再启用房地产作为蓄水池,一方面是因为房地产这个堰塞湖已经不堪其负,随时可能决堤,另一方面是中国在2018年启动了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寄希望于迅速做大股市这个池子的规模,来吸纳超发货币。
这次会成功么?
要我说,不启用新三板,肯定不会成功。启用新三板,则有可能成功。
中国股市30年,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虽然启动了注册制改革,但只不过是权力中心由证监会下放到了两家交易所,依然是体系内,依然是一套人马,其向体制内负责、向上负责的行为逻辑并未发生改变,永远是首要考虑保护存量的二级市场,考虑二级市场的承接能力,而把大量拟IPO的企业融资需求放在第二位,所以经常出现IPO堰塞湖,甚至通过各种手段逼迫券商、企业撤材料。中国资本市场一、二级市场的矛盾并未因为注册制而得以改变;中国IPO发行的高市盈率、高融资额问题并未得以改变,所以中国资本市场只具有投机价值而不具投资价值的性质并未改变,很自然的,中国老百姓将资本市场作为投机而非投资的态度也未发生根本改变,中国企业家将资本市场作为套现工具而非发展平台的态度也并未改变。
这样的资本市场,面对泛滥的流动性,我想依然是不堪一击。那怎么办?建设新三板,但是不能将新三板再建成一个A股市场,不能用建蓄水池的思路来设计、建设新三板。新三板应该建成一整套包含江河湖泊、四通八达、星罗密布的水利系统,而不是孤零零的蓄水池。
新三板这套水利系统,可以通过其小额、快速、灵活的投融资机制,迅速地将巨额的超发货币化整为零,让大量的挂牌企业迅速通过低市盈率、低融资额的融资,来吸纳超发货币,从而让超发货币进入我国实体经济的汪洋大海。就目前新三板的挂牌企业数量,以及以精选层为代表的的发行情况来看,新三板已经初步具备这样的条件,企业实现自动分层,发行市盈率低,融资额低,但是量大面广,在自身制度体系建设完善的基础上,再关联各地的四板市场,则这套水利系统就可成型。
资本市场应当是关联资金和实体经济的链接机制,也就是一套输送水资源的水利系统,而不仅仅是一个虚拟资产的炒作场,一个可以兴风作浪的蓄水池。我们之前资本市场的股票价格形成机制已经是我前文所说的虚拟资产的定价机制,即价格早已经脱离了其价值和实用价值,价格不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商品从形而下变成了形而上,完全变成了概念,变成了一种意识流,变成了资金炒作的筹码(代码)。资本市场已经变成了一种巫术和传销,通过广告、宣传、舆论制造概念,对大众进行洗脑,占领大众的心智,诱骗他们入场,然后敲骨吸髓,收割他们依靠劳动创造的价值。
新三板一方面必须坚持把自己建设成为水利系统的定位,另一方面也必须能够对抗通胀,即有效地配置资金,让资金进入优质的实体经济,创造出新的价值,让资金回报跑赢CPI。也就是让宝贵的水资源进入田地,长出庄稼,而不是进入臭水沟或者流入盐碱地。要确保这套水利系统的效率,在宏观上需要顶层设计,但是在微观上就必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运行,要通过市场化机制来筛选优质企业,大量优质企业提供大量股票供给,才有可能吸纳资金,平衡资本市场的供需不平衡,压低发行市盈率,降低融资额。
这样,对于资金的所有者来说,通过投资新三板获得了跑赢通胀的收益率,资产得以保值增值,对于这些资金的使用者即中小企业来说,获得了资金,增加了就业,发挥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创造了财富。有着这套水力系统,我们就不怕美国的金融战,即使华尔街掀起滔天巨浪,也能化它于无声无形。
这样的理想当然很美好,但是却需要每一位新三板人脚踏实地的努力。我们当然依然寄希望于最高层的关注和推动,但同时也必须加强新三板市场自身的理论建设,在新三板这么多年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社会主义资本市场的理论,并不断的通过各种渠道发声、推广,用理论来争取大众,用理论来团结大众,用理论来形成越来越广泛的共识,这样才能壮大推动新三板建设的力量。
就像我在2020年底,挖贝网举办的新三板大会上所讲的那样:
改革改的不仅仅是制度,还要改观念,要掌握话语权、定义权。这些年新三板市场这么被动,原因就是话语权、定义权不在三板人手里,所有主流媒体、市场主体都以A股为名门正宗,A股天然正确,以新三板为旁门左道,改革动辄得咎,这怎么能行!我们必须把这个事倒过来,A股是问题所在,A股才是改革的对象,新三板重新定义了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的希望在新三板。今年是新三板全面深改落地后的一年,我们呼吁的各种制度落地了,但是理念的变革可能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能够由今天始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