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的总数量会变吗?

在2024年上半年,比特币完成第四次减半之后,比特币数量再次引起市场的关注,根据预测,比特币将在2140年挖出最后一枚比特币。

挖矿减半的目的是逐渐减少新比特币的发行,以保持其稀缺性,并逐渐将挖矿者的奖励转变为交易手续费,随着最后一枚比特币的挖出,市场上一些投资者也好奇比特币总数量在数年后会维持在多少?事实上,比特币的总数量是固定维持在2100万枚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说说。

比特币总数量在数年后会维持在多少?

比特币的总数量是固定的,最终将维持在2100万枚,这个数字不会改变。这是比特币协议中通过算法严格设定的上限。比特币的发行机制是通过“挖矿”产生的,矿工在区块链上通过验证交易获得新的比特币作为奖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奖励会根据一个称为“区块奖励减半”的机制逐渐减少。每经过约四年,比特币的区块奖励会减少一半,这意味着每次减半后,矿工获得的新比特币数量也会减半。

比特币的总供应量被固定在2100万枚,这是由比特币的设计者所决定的。比特币通过挖矿的方式产生,每当一个新的区块被挖出来,挖矿者就会获得一定数量的比特币作为奖励。在比特币网络刚刚启动时,每个区块的奖励为50个比特币但根据比特币的设计,每经过约4年的时间,这个奖励会减半一次。

2012年比特币首次减半,奖励变为25枚。2016年第二次减半,奖励变为12.5枚。2020年第三次减半,奖励变为6.25枚。2024年第四次减半,奖励将减至3.125枚。比特币的区块奖励会持续减半,直到接近2140年,届时新比特币将不再产生,全部2100万枚比特币都将被挖出。

比特币的总数量会变吗?

比特币的总数量不会变,比特币的总数量是固定的,总量为2100万枚。比特币的设计者中本聪在比特币白皮书中规定了这一数量,以确保比特币不会过度膨胀。

比特币的固定总量是通过其设计原理和技术实现的。比特币的产生过程称为“挖矿"通过验证交易和添加区块到区块链中获取奖励。初始时,每个区块奖励50个比特币,每四年奖励数量减半,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直到总量达到2100万枚。

这种设计旨在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保护比特币的稳定性,比特币固定总量的设计有其重要原因,它避免了通货膨胀问题,确保了比特币的价值稳定性。由于比特币没有中央机构管理,固定供应量有助于防止市场上的比特币过多,从而避免贬值。最后,固定的供应量鼓励人们长期持有比特币,增加了其投资价值。

一枚BTC十万刀,确实让普通散户觉得不便宜了。但是,你知道吗,按照比特币系统代码规定的产量减半算法,总量上限2100万枚BTC中的最后一枚比特币,将要在2140年完全停止增发前,约需花费35年的时间才能够开采出来。

上图是BTC产量减半的时间表。每次减产后会挖掘21万个区块,大约4年的时间。简单计算可知,从2104年减产之后,直到2140年完全停止产出,总共可以产出BTC的数量为:

(298+149+74+37+18+9+4+2+1) * 210000 / 10^8 = 1.2432

现在,全球BTC网络已经拥有高达约800EHash/s的算力。800EHash/s,就是一秒钟能够计算800 x 10^18个哈希数,即800,000,000,000,000,000,000个哈希数。

据查,目前全球排名第一的超级计算机是美国的 El Capitan,它拥有超过 1.7 EFlops(每秒 1.7 × 10^18 浮点运算)的性能。

「超算的算力单位是 FLOP/s,根据之前中本聪和网友们对 CPU 算力实测数据的粗略估计,通用计算机的浮点算力转换为哈希算力,数值上大约需要减小为原来的万分之一,也就是说,每 1 万浮点算力(10 000 FLOP/s)约折合 1 哈希算力(1 hash/s)。」

也就是说,这台全球第一超算的算力,大约相当于 1.7 x 10^14 Hash/s。

800EHash/s,大致相当于500万台这样的超算。

世界最快的超算还是日本富岳(约442 PFlops/s),当时BTC全网算力仅100EH/s,约相当于300万台超算的算力。四年过去,超算性能提升至3.8倍,BTC全网算力则增长至8倍。

超算的技术在进步。但BTC算力技术进步的更快。

BTC的安全性,不是停留在抽象的、逻辑的层面,而是落实在人类无法僭越的物质和能量层面!

虽然2100万是理论上的上限,但实际上流通中的比特币会少于这个数字。由于私钥丢失、硬盘损坏等原因,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比特币永远无法再被使用。

并且一些比特币被长期持有并未流通,因此在数年后,尽管比特币总数量会维持在2100万的上限,但实际可交易的比特币会更少。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持续关注比特币的市场状况,以便及时做出调整。

注:文中素材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
-->